面向维护“丝绸之路经济带”水生态安全的战略需求,以新时期治水方针中“节水优先、空间均衡”为指导,以干旱区生态水利用低效、水土资源开发空间失衡等问题为导向,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凌红波研究员扎根塔里木河流域15年,围绕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和生态水科学调控的主攻方向,聚焦于“生态-水文响应机理解析、高效生态供水技术模式研发、水土资源空间均衡调控”三个环节,开展了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实践应用全链条研究。构建了多尺度协同的荒漠河岸林生态水调控理论与关键技术,获2020年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发了塔里木河绿洲生态水配置技术,确立了天然和人工绿洲适宜发展的配比、规模与实现途径,推动了干旱区流域生态水精准高效调控格局和绿洲生态安全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获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22年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建成了隶属中科院的塔里木河生态水文监测研究站,成为首个针对塔河生态水文开展监测研究的前沿基地,实现了塔里木河生态水调控的机理有实验,模型有验证,技术有支撑,应用有效果。相关成果被央视1套和13套、央视新闻、光明日报、新疆日报/石榴云(专访)、新疆科技报(头版头条)、今日新疆(封面)等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并受邀座客新疆广播电视台“天山论道”栏目和新疆新闻联播,讲述胡杨林生态保护,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力。
科学助力塔河综合治理,守护大漠长河生态健康
免责声明:新疆民主党派文章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向文章原作者致敬。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277246906@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