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7日,参加完第七届自治区道德模范表彰大会回村的麦麦提伊敏·赛麦尔,家门未进,便走进泽普县金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看见这些‘宝贝’悠闲觅食,我就开心。”说起与牛羊结缘,泽普县金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麦麦提伊敏的思绪飞向8年前。
2014年,毕业于新疆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麦麦提伊敏,回到家乡泽普县图呼其乡巴什阿其玛村,立志带领乡亲们过上富裕的生活。
麦麦提伊敏用所学的畜牧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知识,与村里的6个养殖大户一起创办了泽普县金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为了建好养殖场,图纸设计、造价清单、招投标……麦麦提伊敏说,每一个环节都要按标准严格执行,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一个多月后,他们建成了占地5550平方米的养殖场主体和散养区,成了村里的“标志性建筑”。
谁知,第二年牛肉市场价格大幅下滑,造成合作社亏损40多万元。泽普县政府及时协调县畜牧局,向合作社补助80万元以及50亩饲草料地。
经过一年的努力,合作社不仅弥补了所有亏损,还盈余20余万元。
2018年,麦麦提伊敏又以“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规模化发展养殖。
为了改变村民的散养模式,他和村里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挨家挨户讲解个体销售与合作社平台销售的差别,从优惠政策、效益对比、成本分析、劳力优化等方面与群众共同探讨,一点点改变了村民们的想法。
“你们把牛放到合作社,就不用管了,等着年底分红就行,亏了算我的。”一次次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最终麦麦提伊敏靠着诚意打动了村民。
3个月后,按照约定他给大家分红15万元,这下村里的其他养殖户纷纷申请加入。
村民阿不来提·阿不迪木以15只羊入股合作社,每年分红4500元。从牛羊中“解放”出来的他,贩起了牛羊,当年家庭人均收入达到1万余元。
看到合作社带来的好“钱景”,村民加入合作社的热情大涨,从最初入股的6户增加到如今的370多户,每户年增收1500元至4500元。
“定量投喂,定时清扫,牛舍里采用的是智能化自动清粪设备,目前存栏牛247头、羊1100多只。” 麦麦提伊敏说。
如今,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35名村民在合作社就业,每人年工资收入3万余元。
“铆足劲头,带领村民在新时代创造新生活。”麦麦提伊敏坚信,只要拿出“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发姿态,一步一个脚印,合作社就能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