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史话

“北京亲人的爱,始终温暖着我”

“奶奶,天气越来越冷了,你要注意保暖。”“奶奶听到了,你也要把自己和父母照顾好。”12月5日,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牧业村党支部副书记恰西甫·为山给远在北京的蔡兰芳老人打电话。

2021年,恰西甫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返回家乡工作生活。“北京亲人的爱,始终温暖着我。”恰西甫说。

2014年的一天,在北京求学的恰西甫正在校园一角读书。突然,地上一只蜗牛引起了她的注意。她拿起一片树叶一边拨弄蜗牛透明的触角,一边自言自语和蜗牛对话。这有趣的一幕,恰巧被路过此地的北京理工大学退休教授刘玉桐看见,对方主动上前和恰西甫攀谈起来。得知恰西甫来自新疆,在北京无亲无故,刘玉桐留下联系电话:“以后有啥事,可以给我打电话。”

没多久,恰西甫真遇到了难事——提前从新疆返回北京,学校尚未开学,兜里的钱不够住宾馆。作难的恰西甫试着给刘玉桐拨电话。“没想到爷爷很快赶到了学校门口,把我接到他家,同为北京理工大学退休教授的蔡兰芳奶奶做了一大桌子美食招待我。”回忆往事,恰西甫眼圈湿润。

从那时起,刘玉桐夫妇便时常叫恰西甫到家里吃饭,指导她的学习。得知恰西甫家庭比较困难,老两口便帮助她申请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鼓励她在学好新闻传播专业之余,攻读法学专业,力争获取双学位。

2016年冬天,恰西甫重感冒住院治疗。熬鸡汤、炖骨头汤、包饺子……在老两口的悉心照料下,恰西甫很快病愈出院。恰西甫毕业时,老两口以家人的名义参加了她的毕业典礼。恰西甫举办婚礼时,老两口又送上了祝福。

2021年,刘玉桐因病去世,恰西甫悲痛不已。蔡兰芳安慰她说:“孩子,你要努力学习成为更优秀的人,这才是爷爷最喜欢的孩子。”如今,恰西甫先后取得文学学士和法学学士双学位,经常为牧民们提供法律援助。

除了刘玉桐、蔡兰芳,被恰西甫视为北京亲人的还有北京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戴鹏,北京一家媒体负责人刘海法,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辅导员曾蓉、刘彦君等人。

2015—2017年,戴鹏每年资助恰西甫2000元学习费用。2018年,得知恰西甫的母亲突发脑梗,戴鹏第一时间给恰西甫转钱买机票回新疆照料母亲。2017年,在刘海法所在的媒体实习期间,恰西甫得到了刘海法无微不至的指导与帮助。上大学期间,曾蓉、刘彦君两位辅导员既是恰西甫的人生导师,又是知心朋友,一直密切关注着恰西甫……

这些年,北京恩人们用爱照亮了恰西甫前行的路。他们也由北京恩人变成了恰西甫的北京亲人。“我会好好服务当地牧民,努力奉献社会。”恰西甫说。(于熙)

(责编:杨睿、韩婷)

免责声明:新疆民主党派文章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向文章原作者致敬。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277246906@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党史天天读

为您推荐

塔城市:“百家宴”育出团结花

塔城市:“百家宴”育出团结花

5月17日,“四季看新疆”之“追着花儿看新疆”大型主题采访团来到塔城市。记者们走进一个极具文化特色的社区——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参加了...
1400公里爱的接力为小凯丽“修”心

1400公里爱的接力为小凯丽“修”心

“丫头,今天状态怎么样?”5月2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驻墨玉县扎瓦镇巴夏克其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冯廷虎走进村民塔吉妮萨罕·...
“村与村就得抱团发展”

“村与村就得抱团发展”

“以前都是羡慕别人在厂子里上班,现在隔壁村把厂子建到我们村了,我现在工资有了,娃娃和老人也能照顾上了。”4月4日,喀什地区疏勒县英阿瓦提乡墩...

身边的榜样 道德的力量|33载如一日 用孝爱撑起一个家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首幸福的歌,点点滴滴的付出和爱就是这首歌的美妙音符。茶图娅是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的编辑。在家,她是贤妻、是良母,更是孝媳。三十...

三亚跪地救人的艾斯卡尔·艾山获评自治区红十字会“最美救护员”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于熙报道)3月1日,记者从自治区红十字会了解到,近日,塔里木油田公司员工艾斯卡尔·艾山被自治区红十字会评为“最美救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
站长QQ
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
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