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九三学社乌鲁木齐市委会副主委顾文斌同志
风尘仆仆、步履匆匆,奔喀什、赴和田、入牧区、进基层,10天行程上万公里,就是一个年轻人也会感到身心疲惫,但年过半百的顾文斌仍然健步如飞,这就是他参加工作30年来的一幕缩影。无论是作为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还是担任领导职务,他都以忘我的工作热情、朴实的工作作风、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广大眼病患者和九三学社社员的赞誉和好评。
眼科医学的带头人
1989年,顾文斌同志自焉耆县调到乌鲁木齐市眼科医院工作,20年来,顾文斌同志在专业技术上,特别是在白内障的现代超声乳化治疗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上,一直致力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眼科专著两册。他率先在区内开展“打桩劈核”新方法,取得明显临床效果,得到疆内同行的认可。他还是率先在疆内开展表麻下及采用透明角膜切口从事该手术的第一位新疆本土医生。他开展的缝线睫状沟人工晶体固定术,避免了许多医疗差错及医疗纠纷的发生,为患者视力康复提供了新途径。20多年下来,经顾文斌治疗和动手术的眼科疾病患者就多达6000多例。
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是国家“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的省级培训基地,承担着全疆范围内眼科医护人员的培训任务。顾文斌同志作为班主任和主要授课教师,承担了80%授课任务。他利用业余时间编写了一系列易懂易记的多媒体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料,充分为学员创造上台实际操作的机会;为了使少数民族学员深刻领会学习内容,他又请精通汉语的学员和医护人员反复为其翻译和辅导,直到解决每一个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严谨的学术作风、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员们受益匪浅。
从98年到2006年的两期项目培训中,顾文斌同志分批次完成了对102名管理人员、87名医生、165名护士、678名乡镇医生的专业培训,为培养我区眼科医疗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全疆目前有二十余名现代囊外手术医生和十余名医生的超声乳化手术都是他亲自传授和带教的,这些人都已成为当地防盲治盲的骨干力量。
农牧民的好朋友
一晃20多年过去了,现为九三学社市委会副主委、市政协十一届常委、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主任的他,虽然曾获得过“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乌鲁木齐十佳医生”等十多项荣誉称号和奖励,但顾文斌最看重的,还是眼病患者和农牧民群众对他的一句句朴实评价。
和田地区于田县木尕拉镇医院的吾布力·卡斯木医师,曾多次在乌鲁木齐进修学习,眼科手术对他来说,始终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2005年,他参加了顾文斌同志主持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二期项目培训,从显微手术基础到动物实验,都是顾大夫耐心地讲解示范,经常指导他做动物实验到晚上12点。当吾布力·卡斯木回到当地医院后,顾大夫又帮他联系购买了物美价廉的手术器械。如今吾布力·卡斯木医生已经能独立熟练开展现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抗青光眼及其他眼科常见手术,成为了当地很有名气的眼科医生,他所在医院的眼科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从92年开始,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连续十多年组建医疗下乡队,赴南北疆医疗义诊。他做为医疗队队长,是年龄最大、手术任务最重的一员,对于医疗下乡任务,他都克服自身困难,积极参与,从无缺漏。因为长期满负荷工作,他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但从未有过任何怨言,发过一句牢骚。下乡期间生活条件艰苦,有时长达7个多月,不幸染上疥疮,皮肤又红又痒,买瓶药膏抹抹,仍然坚守在一线;05年实施自治区红十字会、加拿大红十字会联合项目“博州白内障复明扶贫工程”期间,顾文斌同志每天连续工作14个小时,为当地各族患者免费手术,由于手术车狭小闷热缺氧,超负荷的工作量导致了心脏不适,他不顾个人安危,自己边吸氧边为病人进行手术;身体不适时接到下乡任务,他也毫不犹豫地将药盒塞进行囊,又踏上征程。十多年来,为了全疆各族视残患者的康复,他顶着烈日、冒着严寒、迎着风沙、不畏雪雨,奔波在天山南北,无数次深入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农牧地区,足迹几乎踏遍了新疆的每一个角落,经他免费手术后康复的病人就多达1000余例。
“贫苦农民的淳朴热情是我下乡看病的动力”,一句朴实的话语,反映了顾文斌同志孜孜不倦的工作热情。多年来的从医经验和下乡医疗义诊的经历,使他有了对新疆各地区贫苦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切身体会,也同当地各民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情。
共产党的好诤友
顾文斌同志1996年加入九三学社,从2006年起担任九三学社乌鲁木齐市委会副主委,2008年1月担任市政协十一届常委。“加入九三学社,是我人生当中的一次重大选择,也是正确选择”,自加入九三学社以来,顾文斌同志始终坚持参加社市委会的各项会议活动,经常刚下手术台就赶到会议活动现场,与社员一道开展政治学习、共同讨论九三事业发展。
顾副主委在党派负责组织发展和社会服务工作。长期以来始终致力于九三学社自身建设特别是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探讨与实践。向社市委会推荐了近十名在科技、卫生领域小有建树、致力于多党合作事业的年轻后备人才。他关心同志,尤其是关心党派的年轻社员,多次在不同场合,与党派骨干们一道以轻松的谈话方式,向“九三”同仁们,尤其是年轻的“九三人”传授关于人生关于事业的信息和理念,受到了党派社员尤其是年轻人的爱戴。
除了本医院的医疗下乡以外,顾文斌同志还多次参加我市民主党派以及九三学社市委会组织的“医疗义诊献爱心”活动。先后在乌鲁木齐县和达坂城区的托里牧场、甘沟乡、高崖子村、阿克苏村、水西沟村等农牧民聚居村镇进行医疗义诊,多次主动深入到患有眼疾的农牧民家中,免费为患者进行治疗、咨询。据不完全统计,十多年来共接待义诊病人1300多人次,受到了当地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担任市政协九届、十届委员、十一届常委期间,顾文斌同志牢记自己作为政协委员的职责,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顾自身工作辛劳,经常深入基层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农牧区开展调查研究,多次参加市政协和社市委会组织的各类社会调研。十几年来,向市政协递交了大量有价值的提案、建议,认真履行了作为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社会服务职能。
通过一桩桩好事实事可以看出,顾文斌同志不仅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好医生,同时也是一名十分关心群众疾苦、关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好干部。从他点点滴滴的事迹上,折射出了一位医疗工作者始终奋斗在一线、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
顾文斌:践行救死扶伤医风 心系九三事业发展
免责声明:新疆民主党派文章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向文章原作者致敬。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277246906@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