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史话
您的位置 首页 九三人物

史晨辉:六个伟大和一个灵魂的历练

六个伟大和一个灵魂的历练
九三学社石河子市委会主委    史晨辉


 
我们兵团应急医疗救援队第二批胜利归来的队员,回到我们熟悉的生活中已有二十多天了。可这些天来,心头总是沉甸甸的。从五月十八日抵达成都到六月六日晚回到家,在灾区的那二十天的经历让我永生难忘,亲身经历的那些事缠绕在心中挥之不去,在心里理清的是一串心得,那就是“六个伟大”和“一个灵魂的历练”。
 
第一个伟大,是我们的党和国家的伟大!
在地震发生后的两个小时,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就赶到灾区,在12日晚电视直播里看到他在都江堰的临时抗震救灾指挥部坐镇指挥,调动了全国三十一个省区、直辖市的各方面力量奔赴灾区,那一刻十三亿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一次是我们兵团第一次参加全国的大型救援活动,这么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西藏自治区都是接受援助的,而这次全到齐了。在我们到达茂县开展救援工作的十天后,西藏卫生厅组织的一支10人医疗队也来到灾区。
我们去的茂县是一个贫困县,是一个多年来靠国家救济的地方,尤其是我们救援队第一组成员负责救援的白溪乡和洼地乡是离县城最远最苦的高山区,老百姓的生活就更艰苦了,一户人家仅有二三十棵花椒树,每棵花椒树只有40-50元的收入,几陇山坡地,种着些玉米和土豆。一个五、六口人的家庭每月的生活费用也只有20元钱。如果家里不能养活两头猪,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将会有半年的时间里没有油腥吃。地震发生后,国家给灾区人民每人每天一斤粮、十元钱。
 
第二个伟大,是中华民族的伟大!
的确,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苦难的民族,但我们总能看到一幕幕不惧艰辛、与苦难抗争的壮美画面。这次汶川大地震又一次激发起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怀。
地震灾区的人民群众非常坚强,在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情况下,能够自救互救。那么多的小学生在地震一刻的表现令我们感动,感动这个民族的坚毅和未来一代的勇敢与坚强。
灾区人民在自己没住没吃的情况下,把从倒塌房屋中找到的腊肉送到我们救援队的驻地。回龙乡沙坝村的于村长,我们一个救援组借用他家里的厨房,一用就是二十天。在这次大地震中他们有两个亲人被滑塌的山体掩埋了,他们在每天早晨出去寻找亲人之前总会给我们烧锅热水,在那里燃料是紧缺物资。
在这次大地震发生后,全国有130万志愿者参加了志愿救援工作,直接进入灾区的超过60万人。这就是万众一心,这就是中国人的力量。近些年,有不少人担心我们国家80后一代能否扛起民族的责任,今年奥运火炬在境外的传递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尤其在法国巴黎,那么多海外年轻学子自发地组织起来,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这次大地震又让我们看到了感动:我们刚到成都时就曾遇到一个石河子籍的驾车志愿者,与他从西安同行的一对同路人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敬佩80后的这一代人。这是一对青年恋人,原本打算秋季去国外旅行结婚。但地震发生后,他们立即决定把准备出国办喜事的费用全部买成了治疗的外伤药品,装满轿车,在车厢顶上也绑满了救灾物资,俩人驾车送到成都的救灾捐赠接收点,没有留下任何信息,或许,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更有意义的婚礼。
这让我们想起了温总理讲的“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苦难中站起身,抬起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博爱、自爱情怀,时时处处感动和教育着我。
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第三个伟大,是中国军队的伟大!
中国军队真不愧是人民子弟兵,在国家和人民遇到危险和困难时总是冲锋在前。跟我们一起在白溪乡共同救灾的军队是来自南充的武警部队,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军人的勇敢与奉献,尽管他们也只有二十来岁。这支部队是三月十四日因“藏独事件”从南充到阿坝平叛维稳,五月十二日下午地震发生后,他们从松潘步行150公里20小时,第一支进入茂县的部队。在与我们医疗队一起执行任务翻高山、过险坡走村入户时,我们沉重的物品背包都是落在他们的肩头。他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并激励着每一名医疗队员。我们每次上山要行走20多公里山路,来回要7、8个小时,由于从没走过这样陡而险的山路,他们就两人一组帮助和保护我们队员攀爬。他们却只靠一块压缩饼干、一瓶水来应付午餐,后来我们就在背包中都带上了战士们的午餐,但那也仅是一瓶八宝粥。他们用废旧物品搭起的帐篷都让给老乡们住,在与我们一起的20天都是露营在白溪乡学校宿舍的墙根。这二十天,这一群20岁的战士与我们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临行前我们为他们专门做了一次体检。
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第四个伟大,是兵团精神的伟大!
这次抗震救灾对我们兵团人来说是划时代的,是兵团人第一次走出新疆,参与到全国救灾的大行动中。我们兵团应急医疗救援队是在兵团精神的激励下冲进灾区的,我们辗转了三天的山路,迎着被滚石击打的千疮百孔的车辆和惊魂未定的逃难人,奋力往里冲,终于冲进了茂县。我们在行进的途中,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想得最多的却是快些进入救援地,快些投入到救援工作中。从我们行进的路程和时间这一点也让大家看到了此次大地震救援之难!到茂县后,又把我们分配到了离县城最远、路最险、山最高的大山区。从乡里到村里要走7、8个小时20公里山路,要爬上海拔3500米左右的大山,我们兵团应急医疗队的任务是走村入户治疗次生性疾病、环境消毒和健康教育。在兵团应急医疗救援队前线指挥部王国建局长的部署指挥下,我们走遍了六个乡35个村的羌族山寨,爬山了令当地人都望而却步的高山大川,经历了不堪回首的滑坡滚石险情,是唯一一支进村入户的医疗救援队,因为我们兵团应急医疗救援队的精神就是“听党召唤、不畏艰险、牢记使命、勇克难关”!

在我们第二批队员撤离时,茂县抗震纪念馆收留了我们五样物品:聂政委在出征时亲手交给我们的队旗,并签满了所有队员的名字;印有我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急医疗救援队”的队服;程青虹在几处滑坡中历经险情而多处磨破的裤子;程青虹同志在海拔3800米的羌寨医疗病人穿的印有“石大一附院”的工作服、听诊器;兵团医院骨科主任阿力自制的一个拐杖,上面用汉文和维文两种语言写下的“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各民族同胞的齐心协力使羌族人民感动。
这也是我们兵团精神的真实写照。
 
第五个伟大,是我们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人的伟大!
我们石河子一附院向来就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是一个能打硬仗、打胜仗的团队。2003年的SARS,仅用了21天时间,就参与建起了一所符合要求和标准的医院,培训出一支高水平的防非典医护队伍。在这次发生大地震的国难之际,几百名医护报名去抗震一线,因为专业的需要,我们14名同志成为全院1400多名员工的代表。我们是幸运的,不辱使命地圆满完成了任务。我想,我们一附院的任何一位同志如果去前线都会是好样的。
在家的领导和同事对我们14位奔赴前线的队员家属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全院各部门、工会、总支、科室到家慰问。很多同志每天都要发大量的信息鼓励我们战胜困难、注意安全。全院同仁的热心、爱心和关心,是我们战胜困难、完成任务的精神力量。
我为有这样的集体而温暖。
 
第六个伟大,是我们医疗职业的伟大!
医生这个职业,从来都不会是社会的主流职业,但,每当国家有难时、人民需要时总会冲上去。在2003年SARS肆意蔓延的时刻,无数医务工作者冲了上去,向生命和健康交上一份医疗职业无上光荣的合格答卷。这次汶川大地震,我们又一次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尽管不久之前,全社会还在把那么多不满的情绪一股脑儿地宣泄到医疗卫生领域。以为记者问我“为什么你们总会这样做”,我郑重地告诉他“我们学医的人走上将要行医的路之前,是有誓言的,那就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我为我们的医疗职业而骄傲。
 
最后,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历练!
这次去抗震救灾第一线,的确吃了不少苦。在进入灾区的路上,原本从成都到茂县仅有250公里的路程,因都江堰路段毁损严重,我们绕行了800多公里,翻越了两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用了三天两夜,在车里狭小的空间里坐了两宿,腿脚都肿得像发面馍。我们在白溪乡工作的20天里,只洗过两次头,洗完后头发里还留有许多的草根和沙粒;也只冲过两次澡,那是用盆装满混浊冰凉的山泉水从头浇到脚的;帐篷里白天五十多度、晚上四、五度,数不清认不得的虫子遍地都是,因此身上长满疮,回到家时还能看到近百个疮疤,现在还有几个,不时的奇痒难耐。在乡里的前两周时间,没有电视,没有报纸,也没有手机信号及任何信息载体,为了安抚焦急无助,也为找到熟悉的信息社会的痕迹,大家把所有罐头的商标都收集起来通读,同一个字母、每一个代码都没有放过。收音机的讯息时断时续,放佛是从另一个星球传过来的,但这是我们获得外界信息的唯一途径。就这样,我们过了两周与世隔绝的生活。
这次去灾区,在我的心中也有深深的遗憾。在地震发生后到出发前的那段时间,电视画面中灾区受伤的群众盼望医生、渴望到医治的眼神揪着我的心。我是一名骨科医生,深知灾区是最需要我们的,而且更清楚即便是从废墟中挖出来、逃过一劫的伤员,如果坏死的肢体不及时截除,也会因并发症死去的。我在回来后看到的一份报告中,一支武警部队就出了368名伤员,最后只有57人活了下来。但到了重灾区的茂县,我们却被安排到高山区,那里大部分群众都外出打工了,洼地乡有1800人,其中1100人在广东、福建等地打工,在家的只有70岁以上的老人和7岁以下的娃娃。伤亡主要发生在县城和交通线上。没能用手术刀救人,是这些天缠绕在心头的遗憾。在那里,我爬过了从未见过的高山,记不清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我无怨无悔。
看到那段被称为“死亡28公里”的山路,想到那么多在地震发生时途经此地、被滚落坍塌的山石掩埋而送进天堂的生命,我在心里无数次地喊着:活着真好!又一次认识到了生命的价值,要活好每一天;再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就是我们对平日里细小愿望的满足,哪怕能躺下睡个觉,能舒舒服服的洗次头、洗个澡。以前也曾为实现自我价值时遇到的不如意而难过,也曾为待遇荣誉等琐事烦心,通过此次灾区的亲身经历,更真切地感悟到,与生命相比,这些又算得了什么?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活着,没有理由抱怨这个世界,抱怨生活,抱怨诸多的不如意。活着才是最真最好的!
当我在“死亡28公里”的路上行进时,看到从崩塌山体下挖出来的车辆和尸体时,可以看出更多的人是被掩埋后窒息而死的,你知道在离开我们这个共同生活的世界之前,在那最后时刻,他们在想写什么吗?我想,我能猜得到,那一定是对活着的眷恋。活着真好!
大地震的自然灾难过去了,它给我们这些活着的人留下了什么?那一定是对生命的感悟吧。
只要我们拥有一种向上的、乐观的精神,任何困难都击垮不到我们的民族、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免责声明:新疆民主党派文章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向文章原作者致敬。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277246906@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党史天天读

为您推荐

新疆九三学社社员付真彦获 “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表彰

新疆九三学社社员付真彦获 “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表彰

9月11至12日,第七届中国女医师大会暨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表彰活动在北京隆重举办。全国20名优秀女医师获得临床医学科研创新奖,新疆...
九三学社新疆区委常委常爱民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九三学社新疆区委常委常爱民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11月2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九三学社新疆区委常委、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支社主委、中国科学...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无私奉献的九三学社中医专家杨百京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无私奉献的九三学社中医专家杨百京

寒梅雪中尽,春风柳上归!凛冬将要离去,雪融天蓝草青,明媚的阳光再次照亮这片土地,2020年3月的一天,赵先生和毛女士一大早驱车几十公里来到了...
大爱无疆托起生命希望    甘于奉献书写人生华章

大爱无疆托起生命希望 甘于奉献书写人生华章

          —访九三学社新疆区委...
李安民:参政议政“大小通吃”

李安民:参政议政“大小通吃”

参政议政“大小通吃” ——记九三学社新疆区委会专职副主委李安民 陶继勋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
站长QQ
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
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