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平解放前我家住在苏州胡同,向西是东单广场,向南可望崇文门,向东是旧城墙的豁口可直奔郊外,那里是一片菜园、绿地。这些地方是我儿时经常戏耍、游逛的场所,如今多少梦境总是跟这里难舍难分,少时的回忆又跟各礼堂举行的讲座系系相联。
1948年南京国民党政府风雨飘摇,北京局势动荡不安,南苑机场已被解放军攻占,城外刘亚楼将军的炮口直指城内要害,我这个小学生跟着老师企盼解放。在休学的日子里,当年的冬天看到大队解放军手执美式武器,威严地走过东四牌楼向西行进,敬慕之情油然而生。一年后我考入北京二十四中学,每天背着书包走过闹市口、方巾巷,左右是东、西裱褙胡同和东、西总布胡同,我知道在这些胡同里住着不少名人和能人,他们似乎在背后不断激励我勤学奋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天安门万众沸腾,东方万道霞光,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迎接我充满遐想和对知识的渴望。市长叶剑英整顿治安,构建市容,北京城一片祥宁、欣欣向荣。那时每逢儿童节和青年节都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举行游园活动,使我有机会见到马叙伦、钱俊瑞、周培源、严济慈,这些领导人和著名学者、科学家成为我膜拜的偶像。虽都是远远望去,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但那风采、气质铭刻我心,有股生当如此的冲动和激情。
逢周末在北京图书馆、中央美术学院、基督教青年会的礼堂,经常有书画展和各学科科普讲座,不管离家多远我都去观赏、聆听。见到启功先生的书法外圆内方,柔中有刚,令人神往;听了涂长望先生讲气象,方知雷雨电和气候节;金善宝先生的农业知识讲座,我才知道稻稷黍和耕耘之不易;读了陆侃如、冯沅君伉俪的《中国文学史》,我赏阅了中国文学的多姿浩淼。一次听完袁翰青先生的有机化学讲座,临了袁先生询问有什么疑问时,我还傻乎乎从后排站起来说“T.N.T(三硝基甲苯)爆炸力那么强,在实验室配伍制作,不是有危险吗?”袁先生笑了笑说:“科学家为了探索奥秘,追求真理是不惜生命的,不然上帝也不会给人类伟大的诺贝尔。”后来我得知这些科学家都是九三学社的社员,是以“民主与科学”为终身使命的;后来我还得知他们经历很多人为的磨难,大多壮志未酬已经做古。但他们的著作、画册、真知灼见永留人间以示后学,正象郑作新先生的鸟类画册中的翎翅,那样纤细、风动和为之一振,颇有欲飞之感。
今天,历史的车轮再次启动,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九三学社新一代的科学家、七十多位院士在刻苦钻研,不断创新,以民主与科学谋划中国经济发展,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攀登科技高峰,民主法制以人为本的理念日渐扩展,在为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不断拼搏着。做为这些精英的后进,知识浅薄,能力有限,虽年逾七十尚知寸步向前;做为九三学社社员,正象青少年时期一样跟共产党血肉相联、喜庆相依;孜孜以求,无愧九三前辈言行教诲,秉其风范矢志不渝。
血肉相联话当年
免责声明:新疆民主党派文章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向文章原作者致敬。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277246906@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