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菊在工作中。
她是一群聋儿的守护者,她是一名社区志愿者,她也是一位医生的妻子,一个高中生的妈妈,还是一名民盟盟员……她叫赵艳菊,河北省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一名普通的教师。
自今年3月19日赵艳菊所在的唐山市路北区发布了开展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的通知之后,赵艳菊就开始23天的“斜杠”生活。
停课不停教,隔离不隔爱。疫情期间,赵艳菊用自己的耐心和智慧,守护着每一位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由于她学生的特殊性,她上网课也需要全手语教学,孩子们一边用手语比划,一边发出“啊吧啊吧”的声音,这时候她总是把门关起来,一是怕孩子们的声音影响到别人,更怕别人不小心笑她这些孩子,因为这些有残疾的儿童更加敏感和脆弱,她要从方方面面保护他们,直到他们翅膀强硬、心理强大。
班里有一个记不住手语、无法读课文、无法参与课上讨论的孩子,赵老师就私下里专门跟孩子妈妈做了约定:“请利用陪孩子上课的机会,配合老师提高孩子的手语能力,我相信你能做到,有你我就放心了。”果然,在赵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妈妈带着孩子积极快乐地练习,孩子一天天的进步,老师一天天的鼓励,孩子的手语能力突飞猛进。为此,赵老师特意安排孩子在全体家长和同学面前对妈妈说“谢谢妈妈!”鼓励孩子与妈妈拥抱,看着孩子和妈妈相拥的那一刻,赵艳菊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3天中,赵艳菊除了认真上好每一节网课之外,还积极组织各单位下沉的20多名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者做完了全小区的核酸检测工作,守护自己的家园。
“我是华育楼三组团的赵艳菊,我是一名教师,也是20多年的班主任,习惯了细致;我爱人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比较懂防疫;我本人长期运动,有体力和耐力……”通过毛遂自荐,赵艳菊当上了志愿者。
不管白天还是夜晚,赵艳菊只要有空就下楼巡视。小区里主干道最长的甬路有260步,她一个人不知道走过多少个来回。“您有需要尽管联系我”“保持一米距离,别在楼下逗留,赶紧回家,请理解配合”这是赵艳菊说过最多的话。
“如果有户外任务,也给我一份,外面太冷了,我扛冻,换换他们。”“我上午完成了打扫、消毒、通风等,可以给我一些新的任务了。”防护消毒、疫情排查、防疫宣传、安抚居民等,不管多少活儿,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赵艳菊都忙而不乱,逐渐成了社区的主心骨,邻里的贴心人。(胡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