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夜晚9点,繁星闪烁在沉寂的夜空中。此刻,民革党员崔颜锋正享受着久违的“放松”时刻——在明亮的台灯下静静地看书。
如今,长春市已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崔颜锋50多天的“大白”工作也“卸任”了。现在,他终于可以回归到正常的作息时间,看完书,就准备睡觉了。
崔颜锋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吉林省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崔颜锋第一时间主动下沉到社区,变身志愿“大白”投入到长春市宽城区柳影街道抗疫一线中。
疫情之初,吉林省慈善总会发布信息,成立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倡议公众积极参加公益捐赠活动。得知这个信息后,崔颜锋第一时间参与公益捐款,并发动所有家人也参与其中。
同时,崔颜锋与其他11家中央驻吉新闻单位负责人,共同为长春净月高新区疫情指挥部购买了900副隔离面屏用于疫情防护。“抗疫一线的工作很危险,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感同身受,我们想尽点微薄之力,为战胜疫情贡献一份力量。”崔颜锋说。
在抗疫期间,每天凌晨四点,电话铃声都会准时响起:“崔颜锋吗?一会儿要进行物资运送和全员核酸检测,抓紧下楼!”挂断电话,崔颜锋便迅速和其他社区志愿者投入到战斗中。
为封控楼栋运送物资,为居民做核酸检测,对小区进行环境消杀……这是50多天来崔颜锋的工作常态,他负责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切断疫情蔓延和扩散的重要一环。“我今年49岁了,马上就是半百之人,在年轻的志愿者面前,我是一名老同志,要以身作则。”崔颜锋说。
封控小区的居民有许多生活物资需求,每一天,崔颜锋和志愿者们都要一栋楼一栋楼配送。上千份物资要逐一送达,往往一栋楼还没走完,崔颜锋的头上和脸上便挂满了汗珠,防护服也被汗水湿透了,护目镜也被雾气遮得什么也看不清。每到这时,他都会笑着和其他志愿者说:“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疫情期间,崔颜锋统筹兼顾,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的本职工作并没有因志愿工作而停摆,作为抗疫一线忠实的记录者和志愿精神的歌咏者,他组织单位员工及时发布疫情防控信息,用饱含情感的稿件,让公众知晓身边勇敢的逆行者和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每天清晨,穿上“大白”防护服,他又是一名“战斗员”。50多天来,他的志愿服务得到了居民邻里的夸赞,尽管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但他却说感到欣慰和满足。
人生最美的底色是奋斗。崔颜锋始终用务实笃行与坚守担当,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谱写着新时代民革党员的奋进华章。(王大英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