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吉林市,猝不及防遭遇了一场疫情“倒春寒”。随着疫情形势趋紧,适用于集中核酸检测的场地告急,社区志愿服务人员告急。得知情况后,今年60岁的民革吉林市昌邑区基层委员会党员侯建军,竭尽所能支援抗疫,患有三级肢体残疾的他日夜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传递着基层抗击疫情的正能量。
侯建军曾任吉林市昌邑区政协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委员,目前是吉林市昌邑区延江街道二道江社区经营文化助老服务中心负责人。3月初,他积极响应民革吉林市委会号召,第一时间下沉社区,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当得知社区急缺核酸检测工作场地后,他毫不犹豫将自己的文化助老服务中心(两栋平房及院子)无偿提供给社区,作为集中核酸采集点和工作人员闭环宿舍,解决了社区的燃眉之急。
近两个月的疫情防控工作期间,侯建军与防疫人员一起在助老中心闭环抗疫,没有回过家。为了更好地支持防疫工作,减轻防疫人员工作压力,他主动承担了助老中心的卫生清洁、水电热维修、消毒消杀等全部后勤保障工作。在完成白天的志愿服务后,晚上他克服行动不便的困难,背起中心自备的数十斤消毒设备,认真细致地进行消杀。在这期间产生的水电等费用,他更是义无反顾,主动全部承担。
在侯建军所住小区中,有一些居民生活条件较困难,还有很多老年居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更不会使用手机线上采购物资。侯建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到自己在助老中心储备了3缸酸菜,便立即全部分送到这些居民家中。一次小区因检修而停水,他一边把自己在助老中心储备的矿泉水全部分发给居民们,一边安抚大家的焦急情绪。看到防疫人员运送物资任务繁重,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主动上阵搬运分发蔬菜、粮油等物资,虽然每次都累得浑身酸痛,但他还是说:“看到居民领到物资之后那么高兴,我也很欣慰,马上觉得付出再多也值得!”
侯建军还主动协助开展防疫政策宣讲和居民心理疏导工作。当有个别居民不理解不配合防疫工作时,他耐心开导劝诫,最终都得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个别老年居民情绪激动不听劝时,他双管齐下,一方面语重心长地做老人的思想工作,一方面联系其子女共同配合,安抚老年居民的情绪。热心善良的侯建军看到居民在微信群里发生口角,怕伤害邻里之间的感情,便在群里发红包刷屏,巧妙化解矛盾。
“试剂盒已经发放好了”“垃圾已经清运完毕了”“大家一定把防护做到位……”他用沙哑的嗓音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送去希望和保障。
在侯建军眼里,奋战在抗击疫情各条战线上的防疫人员和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就像自家的孩子一样,看到他们辛苦工作,日夜操劳,侯建军又心疼又惦记。他千方百计采购到40斤豆腐、70斤豆腐脑、30棵酸菜,用30斤面做成蒸饺、五仁馒头、牛肉包子等,细心地用保温桶装好送到一线防疫人员和派出所民警手中,只为能让他们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家里饭”。疫情防控期间,侯建军先后5次精心准备饭菜送到一线,温暖着每名工作人员的心。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民革老党员侯建军在紧要关头勇于担当,冲锋在前,无私无畏,为年轻党员树立了榜样,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民革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刘高峰 王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