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辽宁省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辽宁省康复医学会脊髓损伤分会常委和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创伤分会、脊椎分会、肿瘤分会委员;他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一流医疗机构进修学习;他擅长股骨头坏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严重脊柱损伤的治疗,多项手术技术填补丹东地区骨科领域空白……从医20多年,他不忘初心,把患者当亲人,用青春谱写了一曲大爱之歌,他就是民革党员、丹东市中心医院骨外二科主任孙洪波。
“孙主任,能帮我看看这个片子吗?”经常有患者闯进孙洪波办公室咨询。面对众多来咨询的病患,孙洪波几乎“有求必应”、耐心解答,因为他认为“医生本来就是为患者服务的”。
不过,与对患者的有求必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孙洪波低调的处事风格。很多患者和家属都是通过口口相传才找到他。“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一些好的手术术式应该好好宣传一下,但我就是这种性格,低头做事,好与坏自有人评价。”孙洪波表示,医学技术的进步靠事实说话,成功的手术做得多了,被患者广泛认可了,自然就会有人找上门来。
2009年5月,一位50多岁的患者,因骨盆骨折到丹东市中心医院就医,经过检查发现,患者骶髋关节脱位。“以往像这种情况需要卧床牵引3个月,或者开刀打上钢板。”孙洪波介绍说,如果按既定的手术方案,患者损伤比较大,切口也不易愈合,容易造成术后感染。其实在这之前,孙洪波已经在进修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种微创螺钉固定术。“通过综合考虑到这位患者身体条件,我当时就决定做这个手术。”
经过患者家属同意后,孙洪波为这位患者实施了骶髋关节螺钉固定术,这也成为丹东首例微创螺钉固定术。术后恢复效果非常明显,患者和家属都表示很满意。又经过几次手术后,孙洪波对这种术式总结出三个特点:固定可靠、节省费用、恢复快。“选择哪种术式,首先要考虑是否更有利于患者。”孙洪波说。
“行医就是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和解决患者痛苦。”自1995年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时,孙洪波便一直保持着这个初心。因此,他也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并把学到的新技术尽快服务于丹东地区的患者。目前,孙洪波所带领的中心医院骨外二科团队,每年收治各类住院患者500余人次,诊治门诊患者2000余人次,完成骨科各类手术400余台,包括各类复杂创伤、颈椎、腰椎疾病,髋关节、膝关节置换、骨及软组织肿瘤,因为手术成功率高,治疗疗效好,受到患者和家属的欢迎和信赖。
孙洪波还记得,有一位70多岁的大娘,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因为疼得厉害,多年不能走路。大娘听闻孙洪波医术高明,于是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详细了解了大娘的病情后,孙洪波为其做了人工膝关节置换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当下床后迈出久违的一步时,大娘喜极而泣:“谢谢孙主任!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想到自己还能走两步。”
每次从患者口中听到感谢的话语,孙洪波也觉得开心和欣慰。他也总是会对患者说:“以后的生活会更好!”这句话对于大病初愈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而对于孙洪波自己来说,更是对今后工作的一种鞭策。(孙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