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病房第一天,一台手术湿一件(衣服),两台手术湿一双(鞋)。”这是民革四川成都市华西支部党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主治医师赵际童,在完成十几个小时手术后在朋友圈写下的话,也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工作日常。
2022年8月底,一位来求诊的藏族女孩小曲让赵际童十分挂心。小曲今年9岁,不久前突然出现肚子痛、肚子胀现象,吃不下东西。小曲父亲带小曲先在当地就医,做超声时医生发现盆腹腔有一个“巨大”的包块,接诊医师建议到上级医疗机构就诊,父女俩遂决定远赴成都求医。
当时疫情防控形势复杂,父女俩都是第一次离开西藏来到成都,再加上语言不通,父女俩非常焦急。赵际童看到了父女俩脸上的焦虑、无助和忐忑,他更加耐心、细致地询问小曲的病情。“小曲的病情已经不能再耽误,你们千里迢迢来到成都求医更是不易,不论面对多大的困难,我也会与同事们尽全力去救治小曲!”初步诊疗后,赵际童这一番话如一股暖流,让父女俩放下心来。
经过详细检查,赵际童判断小曲肚子中的巨大包块极可能是恶性肿瘤,需要立即进行手术。由于语言沟通问题,赵际童便想办法使用医学绘图来沟通病情,让父女俩充分了解病情和手术方案。手术结束后,小曲因为伤口疼痛不愿下床活动,每日愁眉苦脸。为了帮助小曲早日康复,赵际童一直耐心鼓励并陪伴着小曲,想办法让小曲多活动。
在赵际童的悉心照顾之下,小曲很快就康复出院了。离开时,小曲的父亲——这位身材魁梧、脸上棱角分明的藏族汉子已眼含热泪。他双手合十深深向赵际童医生及其他参与救治小曲的医生们深深鞠了一躬。
术后,惦记和牵挂着小曲病情的赵际童主动联系了小曲的父亲,并进行线上视频复诊。看到小曲的手术伤口愈合良好,近况不错,赵际童才放下心来。
从医5年来,像小曲这样的病人,赵际童接待了很多。面对不同病患的情况,他总是尽心尽力,想尽一切办法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赵际童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先后荣获“技能标兵”“示范教师”等荣誉。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正如曾经许过的誓言一般,赵际童表示,未来他将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用心用情践行自己的职业追求和医学信念。(李楠静 饶克飞 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