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史话
您的位置 首页 党派人物

民革四川省委会先进个人、自贡市大安区文化馆馆长杨富平:点亮文化这盏灯

富平

2022年初的一个清晨,迎着釜溪河畔吹来的微风,民革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大安区文化馆馆长杨富平早早守候在一栋白色的建筑面前。在这里,她将迎来一个重要的时刻——四川自贡大安区“新三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新馆)开馆。

为了守护自己追求的文化事业,让大众享受文化的滋养,杨富平正书写着一名民革党员的精彩人生。

“较真”和“执着”

杨富平的话不多,却总是真心实意。她说,常常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是为了文化文艺事业才来到人世上的。

作为江姐故里、恐龙之乡,自贡大安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受制于经费和人员的限制,到2020年,大安的文化馆还一直在老城待拆迁的区域。“建筑千疮百孔,老式桌椅缺腿残背,图书泛黄灰厚,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办公物品。总结起来就是‘人员少、经费差、场地乱’。”回忆起上任之初的场景,杨富平至今仍印象深刻。

面对这破旧冷落的场景,杨富平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文化就像是暮色里的一盏灯和冬天里的一团火,我希望用这盏灯,点亮百姓心灵,用这团火,提振群众的信心。”

没有编制,杨富平便竭力向大安区争取支持增编;没有人才,她就创新思路大胆采用开放式办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艺术专业人才,招募各类艺术志愿者200余名,组建起以歌舞、小品、川剧坐唱等为主的艺术社团80多个,会员2000余人,其中不乏民革党员的身影。

作为民革大安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杨富平还积极联络中山书画院、轻化工支部的民革党员到大安联合开展送艺活动,进一步促进自贡市艺术活动和文化交流,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杨馆长,如果全省的每个文化工作者都像你一样对待工作,文化工作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和实现不了的目标。”四川省文旅厅相关领导在调研大安“三馆”时对杨富平说道。

“真心”和“温情”

2014年,杨富平与时任民革自贡市委会主委叶智英一道去大安区新民镇敬老院慰问老人。按照数年来的惯例,慰问组一行给老人准备了保暖的衣物、蛋糕、牛奶等生活用品。

但当结束慰问,慰问组快离开的时候,敬老院的朱琼芳老人走过来拉着杨富平的手,迟疑了好一会才说道:“杨馆长,你们每年抽空都过来看我,我们觉得很感动。但这次想再跟你们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我们敬老院的老人都年龄大了,活动不太方便,好多老人平时都想看书,但院里没有书看。”

老人的一番话让杨富平颇为感慨,从敬老院回来后,她就利用民革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工作之余积极寻找民革党员企业家捐赠资金和书籍。她还积极努力争取和整合资源,坚持每年向敬老院赠送图书,最后实现了全区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敬老院都有书看。

十年来,杨富平组织开展送文化、医疗、科技下乡活动400余场、向敬老院和村小捐赠图书共七千余册,惠及辖区上万群众,荣获民革自贡市委会“优秀社会服务工作者”称号。

“爱拼”和“前卫”

2016年,一笔700万元的中央补助大安区文化场馆专项建设资金被争取到。但杨富平算了一笔账,要建设一个好的场馆至少需要差不多5000万元的资金。

“修不起就算了,我们搞点维护也可以。”接到这个项目时,有人建议说。但有拼劲儿的杨富平不服输。在场馆建设土地、设计、招投标、基建、装修等千头万绪的复杂中,杨富平决定用自己的倔脾气“较真”到底。

在上级部门的大门口,在伙食团的大门口,在有关负责同志下乡调研的路上……杨富平“不分场合”都去找到领导,拿起报告去汇报,见缝插针找机会“转变领导认识”。最终,她争取到政府债券资金4500万元,用700万元成功撬动5200万元。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杨富平还参与到同济大学设计团队中,对不懂的知识现问现学,亲历“三馆”资源整合、功能布局、设计使用等过程。在杨富平的支持下,场馆率先在省内采用3D技术全方位展现盐的起源、兴衰、发展全过程,弥补了“盐都”盐文化数字展示的空白,受到四川省、市有关负责同志和全国第五次文化馆评估定级专家组高度赞赏。

2022年1月18日,坐落于自贡东北部新城主干道北环路三段,占地约7亩、建筑面积近700平方米的集数字化、地方特色化的“新三馆”正式开馆,这座全市功能最全、环境最美的“新三馆”也成为大安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新地标,迎来了一批批群众和远方客人。

“未来我会继续努力,让这座新场馆建设得更好,让更多人知道。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走进这里、爱上这里。” 杨富平表示。

(贡 轩)

免责声明:新疆民主党派文章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向文章原作者致敬。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277246906@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党史天天读

为您推荐

九三学社社员王巨榛:小家传大爱

九三学社社员王巨榛:小家传大爱

王巨榛给小学生作科普讲座。 谈吐清新而不凡,举止稳重而端庄,思想活跃而深刻自信,这是80多岁王巨榛老先生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40年代,王巨榛...
民建会员周于凡:医者仁心 家国情怀

民建会员周于凡:医者仁心 家国情怀

周于凡一家 在5月15日第30个国际家庭日之际,全国妇联揭晓了1000户“全国最美家庭”,其中江西抚州民建会员周于凡、江苏无锡九三学社社员王...
交通运输工程专家、民盟江西省委会副主委刘林芽:跋涉在创新路上

交通运输工程专家、民盟江西省委会副主委刘林芽:跋涉在创新路上

2021年1月25日,刘林芽代表民盟江西省委会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作题为《加快构建江西省“产业创新中心”》的大会发言。 2021年7月1...
民革党员黄剑华:探寻古蜀文明

民革党员黄剑华:探寻古蜀文明

黄剑华(左)分享创作经历。 这段时间,四川民革党员黄剑华频频有好消息传来: 5月12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宣布了2022年至2023年《...
民建会员、首都统战智库联合会执行秘书长范笑天:尽己所能 不止前行

民建会员、首都统战智库联合会执行秘书长范笑天:尽己所能 不止前行

他是“理论研究达人”,5年出版7本参政党理论研究专著;他是基层支部主委,带领支部连续两年获得优秀支部;他是参政履职能手,撰写的百余篇社情民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
站长QQ
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
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