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问自己加入民革为什么?我能为民革做什么?我怎么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民革党员?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指导我工作的风向标。”10月11日,在民革河南省许昌市文化艺术支部党员之家,谈及党员之家建设,民革许昌市文化艺术支部主委、青年画家杨轲言辞恳切,眼神坚定。自2017担任文化艺术支部主委以来,杨轲带着对民革的热爱和一腔赤诚,始终用心用情建好、用好、发挥好支部党员之家的堡垒作用,播撒博爱的种子。
“我们不仅要把这里打造成民革党员的家,也应该向人民群众免费开放,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开展各类丰富的公益活动,发挥党员专业特长,让公益讲堂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广泛凝聚人心、丰富提升受众者文化品位、展现民革党员风采,扩大许昌民革社会影响力。”杨轲和支部党员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党员之家的建设。
民革许昌市文化艺术支部党员之家于2018年1月成立,2019年3月搬迁至现址,是支部主委杨轲依托个人油画工作室,自筹资金建设、打造的党员活动共享空间。自建成以来,民革许昌市文化艺术支部党员之家便成为民革党员之间碰撞思想、启迪智慧、联络交流、增进共识的平台,成为理论学习、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党员风采的展示窗口,成为党员发挥优势、展现风采、凝聚共识、激发活力的重要载体。据悉,民革许昌市文化艺术支部党员之家于2019年11月被民革中央授予“全国优秀民革党员之家”荣誉称号,于2019年12月被民革河南省委会授予“河南民革示范支部”荣誉称号。
民革河南省委会组织处处长钱新建一行调研民革许昌市文化艺术支部党员之家。
在积极创建“全国优秀民革党员之家”和“河南民革示范支部”的探索实践中,杨轲带领文化艺术支部全体党员,注重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创新发展、内外兼修,强化思想引领和组织建设,还定期邀请许昌民革参政议政骨干党员来这里授课,举办参政议政座谈会,交流分享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的感悟和经验,激发更多党员参与社情民意撰写队伍,为许昌民革建成一支热爱党派、积极履职的参政议政骨干队伍做出积极努力。作为支部主委,杨轲始终不忘初心,带动引领支部党员立足本职、参政履职,积极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在杨轲的带动下,支部涌现出孙国贤、张帅、王超等多名参政能手。
为了丰富党员之家历史文化底色,杨轲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民革党史、多党合作史、民国历史、统战理论等类别书籍百余册,多本书籍有民革前辈亲笔签章、亲笔题词。同时,党员之家还作为民革许昌市委会“党史书屋”,供许昌市民革党员、各党派成员免费借阅,成为相互交流、提升进步的重要窗口。
“今年,我们还围绕‘四史’和民革党史,以及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精心设置授课主题,开展有关书画艺术、戏曲、相声、摄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山公益讲堂’活动。”杨轲说,目前已经举办7期“公益讲堂”活动,收到了良好反响。
近年来,杨轲着力推动“博爱·牵手”活动走进党政机关、社区、学校、企业、乡村,免费提供便民服务、书画培训、送春联、免费义诊等社会服务活动;在突发疫情、汛情的紧要关头,杨轲带领支部党员投身一线,通过不同形式助力疫情防控,支部涌现出孙国贤、安宏伟、朱松银等一批奋勇争先、甘于奉献的民革党员,与此同时,杨轲还带领支部李学忠、吴娜、首元、王思聪等多位民革党员,通过绘画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抗击疫情中的感人故事。
杨轲(左)为民革许昌市委会主委赵文(右)介绍绘画作品。
此外,作为一名青年画家,杨轲深耕艺术创作,不断提升个人理论知识和绘画能力,被许昌市政协推选为许昌市政协书画院副秘书长,他把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与党派工作深度融合,创造出许多彰显党派特色的绘画作品。杨轲表示,今后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不辱使命,不负韶华。(石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