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阴雨淅沥的深秋,坤隆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密切配合,圆满完成965人的核酸采样任务。
10月23日,润城苑区域核酸检测从早上7点开始,手消液下的双手关节刺痛,同台帅哥的暖心手套解决大问题,顺利完成1218人的采样工作。
9月25日,带着昨日开车往返几百里路程的疲惫,靠着毅力和耐力终于完成了步行街988人的核酸采样任务。
5月7日,又一次入户核酸检测47户。为医者,只求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就好。
胡金莉是农工党盘锦市委会兴隆台区支部副主委、兴隆台区政协委员,她从医30多年,自己开办了一家中医诊所,是盘锦市中医界颇有名气的一位女医生。新冠疫情发生后,盘锦市迫切需要有医护经验的志愿者参与全民核酸检测。胡金莉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要求到检测一线做一名“大白”。
自2022年5月份以来,胡金莉共参加了17次核酸检测工作,采样13667人。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每一次圆满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后的疲惫与自豪。
“大白”很神圣,可做起来却十分辛苦。每次采样下来,卸下口罩和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脸上布满勒痕,全身湿透、汗水顺着手套流下,手被泡的发白褶皱。做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不仅又苦又累,还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她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胡大夫采样,动作又快、姿势又帅!”由于胡金莉采样动作标准、流程麻利,居民们总是给她这样的好评。胡金莉笑着说:“这是小刘配合的好,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坤隆社区工作者刘伟哲与胡金莉一组,他们二人配合得特别默契。小刘总是会把流程中的细节承包,扫码、封管、封箱、统计,这样可以让胡金莉专注采样,提高效率。密切的配合使得他们平均20秒就能完成一次采样。可大家不知道的是采样过程需要每采一人就做一次手部消毒,冬季来临,薄薄的防护手套里面全是汗水,手套外面酒精的挥发加上室外的凉风令胡金莉双手冰凉、关节刺痛,每次手消都是煎熬。小刘见状立即安排好手头的工作,跑去商店为她买来一幅针织手套,让她戴在防护手套里面。这可一下解决了大问题,胡金莉夸赞小刘聪明又暖心,他们还把这个方法分享给了其它的医护工作者,减轻手消带给她们的伤害,增加采样速度。
一次在兴隆台步行街做采样志愿者,防护服闷得胡金莉透不过气来,由于满身汗水,开着空调冷得发抖、关上空调还觉得闷热。早上就没来得及吃饭的她身体已几近虚脱,踉跄走到餐馆点了餐却已疲惫的吃不下去。稍作休息又匆忙赶回诊所,此时来看病的患者已经在门口等候,诊疗工作延续到深夜。这样连续的高强度工作让她几天都缓不过乏来。因为做志愿者影响了诊所的业务,可是胡金莉并不介意,她说:“我没想那么多,大疫面前没有人犹豫、也没有人退缩,每一位医者都应该这样做。”
除了定点采样工作之外,社区还有很多老人和病患行动不便,需要医护工作者上门为他们采样。胡金莉就跟随社区的工作人员一一上门为他们采样。家住商西社区的潘大娘已经90多岁了,有一天胡金莉为她上门采样,潘大娘紧紧地拉着她的手说:“谢谢党,谢谢政府。有你们这些‘大白’真好!国家不仅免费给咱们做核酸检测,你们还上门来服务。真是辛苦你们啦!” 那天上午胡金莉穿着防护服上门采样47例,不停地上楼下楼,累得她两腿发软,筋疲力尽。老人的一席话让她倍感温暖,她说:“那一刻,再多的艰辛和疲惫感觉都值了。”
胡金莉只是全市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对于很多“大白”而言,看不到他们的长相,更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只能用一个统称“大白”来描述他们。这些平凡的人们如萤火般汇聚,在疫情的阴霾之下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微光汇聚成星河,繁星生辉皆璀璨!(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