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为一大事来。对张红霞来说,这件事,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成长”,这件事,一做就是30年。
张红霞,1970年7月出生于湖北省罗田县,是华中师大一附中英语高级教师,武汉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武汉市百优班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育硕士校外导师,湖北省高考英语阅卷组成员。主持和参与全国、省市和校级重点课题近十项,在全国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十多篇,指导多届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创新大赛,六十多人获得全国一等奖。
担任班主任十七年,因创新能力强,教学理念先进,教学风格独特,带班成绩突出,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获得武汉市和武昌区优秀班集体称号,多次被评为武汉市及武昌区的优秀班主任。2016届所带的理科实验班,高考和竞赛成绩卓越, 高考总分班平均分达660.3分,所有同学进入985大学,全班45人有32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共四人获得国际物理、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和亚洲物理奥赛金牌,被媒体誉为湖北省“最牛班主任”;因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民主,而备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被学生爱称为“红霞姐”。
三十年早出晚归,是校园不眠的眼
用心地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她给自己的座右铭。由于英语学科有早自习,她必须每天早上七点二十之前到班指导学生早读,三十年来,披星戴月,风雪无阻,从不间断。晚自习值班,她身边永远围满了学生,因为对待每个前来咨询问题的同学,她始终亲和从容,耐心细致。她说,看着学生们一张张青春面庞上洋溢的求知热情,她累也幸福。认真解答每个同学的疑问,也让她常常是办公室走得最晚的那一个。每当夜幕降临,窗前那盏橘色的小灯,都仿若华师一校园里不眠的眼。
爱护学生堪比家人,是学生最爱的“红霞姐”
作为班主任,她对学生比对家人亲,与学生、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比与家人长,基本上是“白加黑、5+2”,迎着星星去、踏着月亮回,数十年如一日。她始终认为这是自己的事业,是毕生的追求。因而坚持在管理上认真负责、宽严适度,在生活中平等合作、和蔼可亲。
她有针对性地设计主题班会,通过引领来校交流的来宾参观、学生参与的家长会、班级联谊赛、晚自习间跑步、跳绳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沟通和交流能力。春天带领同学们去植物园赏樱,亲近自然,播种希望,排遣春怠;圣诞节请全班同学吃披萨,举办圣诞Party,观看大片,丰富文化生活;给每个同学送生日卡,写上自己的寄语,拉近心灵距离;节假日组织留校的同学在教师小食堂聚餐,排遣他们没有家长陪伴的孤独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她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可亲可敬的“红霞姐”。
人生路上,她也是学生起跑线上的“引路人”。青少年朝气蓬勃,正处于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为了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她常以活动为载体,丰富班级管理内容,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她常提供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想法和观点,然后进行讨论或辩论,在思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她利用教室的墙面进行功能布置,设立读书角,创办黑板报和手抄墙报,让墙壁说出学生们的自信和快乐,见证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呈现学生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
课堂内外倾心付出,是幸福的追梦人
作为英语教师,她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 寓教于乐,课堂上创设英语情境,让学生体验沉浸式教学,课外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英语报刊、美文、英语名著,探索以地道的英语材料设置新题型在课堂中的应用,教学效果显著。近五届带过的四类班型高考英语成绩的各项评价指标,一直在年级同一班型中名列前茅,2019至2022年担任长储班的英语教学,2022年高考中,班上近一半的学生英语分数获得140+,班级平均分139.1,最高分146,居全校第一。
她坚持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学生作出良好表率。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她积极参与学校志愿服务活动,为医务人员子女提供在线辅导和心理疏导177人次,同时参与了《长江日报》“九大名高”公益名师辅导群,为全省高三学生提供在线答疑80多次。良好的师德师风让她多次获评学校的师德标兵及各种表彰。如2018年6月荣获武昌区 “第三届中小学德育带头人” 称号,2020年获校“优秀志愿者”、“潜心问道班主任”称号。2018年9月10日《长江日报》以“坚持26年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为题,报道了她教书育人的典型事迹;2021年5月作为华师一附中“德育30人”候选教师,《新父母在线》以“等待带来的高考奇迹”为题,报道了她“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
此外,她还始终不懈将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教学现象和教育问题,通过课题的形式深入研究探讨,借助教学案例、课例进行实验,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助力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报刊和省级教学期刊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
她常说,趁青春韶华,做育才佳事,岂不快哉!追梦路上,她有爱不觉苦,有挚不觉累,有痴不觉难。学生的快乐成长就是她愿意为之坚守并付出一生努力的“教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