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史话
您的位置 首页 党派人物

湖北民革党员张红霞:一生做好一件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为一大事来。对张红霞来说,这件事,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成长”,这件事,一做就是30年。

张红霞,1970年7月出生于湖北省罗田县,是华中师大一附中英语高级教师,武汉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武汉市百优班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育硕士校外导师,湖北省高考英语阅卷组成员。主持和参与全国、省市和校级重点课题近十项,在全国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十多篇,指导多届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创新大赛,六十多人获得全国一等奖。

担任班主任十七年,因创新能力强,教学理念先进,教学风格独特,带班成绩突出,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获得武汉市和武昌区优秀班集体称号,多次被评为武汉市及武昌区的优秀班主任。2016届所带的理科实验班,高考和竞赛成绩卓越, 高考总分班平均分达660.3分,所有同学进入985大学,全班45人有32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共四人获得国际物理、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和亚洲物理奥赛金牌,被媒体誉为湖北省“最牛班主任”;因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民主,而备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被学生爱称为“红霞姐”。

三十年早出晚归,是校园不眠的眼

用心地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她给自己的座右铭。由于英语学科有早自习,她必须每天早上七点二十之前到班指导学生早读,三十年来,披星戴月,风雪无阻,从不间断。晚自习值班,她身边永远围满了学生,因为对待每个前来咨询问题的同学,她始终亲和从容,耐心细致。她说,看着学生们一张张青春面庞上洋溢的求知热情,她累也幸福。认真解答每个同学的疑问,也让她常常是办公室走得最晚的那一个。每当夜幕降临,窗前那盏橘色的小灯,都仿若华师一校园里不眠的眼。

爱护学生堪比家人,是学生最爱的“红霞姐”

作为班主任,她对学生比对家人亲,与学生、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比与家人长,基本上是“白加黑、5+2”,迎着星星去、踏着月亮回,数十年如一日。她始终认为这是自己的事业,是毕生的追求。因而坚持在管理上认真负责、宽严适度,在生活中平等合作、和蔼可亲。

她有针对性地设计主题班会,通过引领来校交流的来宾参观、学生参与的家长会、班级联谊赛、晚自习间跑步、跳绳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沟通和交流能力。春天带领同学们去植物园赏樱,亲近自然,播种希望,排遣春怠;圣诞节请全班同学吃披萨,举办圣诞Party,观看大片,丰富文化生活;给每个同学送生日卡,写上自己的寄语,拉近心灵距离;节假日组织留校的同学在教师小食堂聚餐,排遣他们没有家长陪伴的孤独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她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可亲可敬的“红霞姐”。

人生路上,她也是学生起跑线上的“引路人”。青少年朝气蓬勃,正处于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为了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她常以活动为载体,丰富班级管理内容,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她常提供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想法和观点,然后进行讨论或辩论,在思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她利用教室的墙面进行功能布置,设立读书角,创办黑板报和手抄墙报,让墙壁说出学生们的自信和快乐,见证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呈现学生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

课堂内外倾心付出,是幸福的追梦人

作为英语教师,她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 寓教于乐,课堂上创设英语情境,让学生体验沉浸式教学,课外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英语报刊、美文、英语名著,探索以地道的英语材料设置新题型在课堂中的应用,教学效果显著。近五届带过的四类班型高考英语成绩的各项评价指标,一直在年级同一班型中名列前茅,2019至2022年担任长储班的英语教学,2022年高考中,班上近一半的学生英语分数获得140+,班级平均分139.1,最高分146,居全校第一。

她坚持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学生作出良好表率。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她积极参与学校志愿服务活动,为医务人员子女提供在线辅导和心理疏导177人次,同时参与了《长江日报》“九大名高”公益名师辅导群,为全省高三学生提供在线答疑80多次。良好的师德师风让她多次获评学校的师德标兵及各种表彰。如2018年6月荣获武昌区 “第三届中小学德育带头人” 称号,2020年获校“优秀志愿者”、“潜心问道班主任”称号。2018年9月10日《长江日报》以“坚持26年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为题,报道了她教书育人的典型事迹;2021年5月作为华师一附中“德育30人”候选教师,《新父母在线》以“等待带来的高考奇迹”为题,报道了她“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

此外,她还始终不懈将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教学现象和教育问题,通过课题的形式深入研究探讨,借助教学案例、课例进行实验,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助力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报刊和省级教学期刊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

她常说,趁青春韶华,做育才佳事,岂不快哉!追梦路上,她有爱不觉苦,有挚不觉累,有痴不觉难。学生的快乐成长就是她愿意为之坚守并付出一生努力的“教育梦”。

免责声明:新疆民主党派文章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向文章原作者致敬。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277246906@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党史天天读

为您推荐

民革党员沈翊:​传承先辈赤诚报国情怀

民革党员沈翊:​传承先辈赤诚报国情怀

珠玉在前,怀璧其后。从小聆听着祖辈赤诚报国的故事,沈翊的心里早早种下一颗“家国情怀”的种子。 “这是建功立业的大时代” 2011年,在澳洲取...
岭南草色别样新——记民建中央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草学专家张建国

岭南草色别样新——记民建中央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草学专家张建国

“火车突然停了,我以为是到站了就下去了,没想到是临时停车。半夜两点多,四周一片漆黑,不时还有狗叫。我紧紧攥住水果刀,沿着铁路一直往前走,到了...
中央环保督察组再出击,这位党派成员又任副组长

中央环保督察组再出击,这位党派成员又任副组长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公众号11月21日消息,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民革党员吕志刚:致力灭蚊“黑科技”  创造健康新生活

民革党员吕志刚:致力灭蚊“黑科技” 创造健康新生活

“为期5天的捕蚊实验共捕获305只蚊子,其中雌性伊蚊229只。” 近日,景洪市公共卫生治理创新实践模式暨兰婉永呼吸式捕蚊机产品发布会举行。中...
乘风破浪的海上卫士

乘风破浪的海上卫士

胡吉华帮助大型LNG船舶顺利停靠指定泊位。 新冠疫情之下,引航工作难度持续增加,图为胡吉华身着全套防护设备攀登软梯。 引航员,对于大多数人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
站长QQ
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
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