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华为患者诊治。
“崔大夫,我又来找你了”“崔大夫,我今天好多了”“崔大夫,我这病幸好有你啊”……在河南开封顺河回族区东郊乡文庄村卫生室的诊所里,每天都有四面八方前来找崔建华寻医问诊的新老患者,尤其在每周五,因为崔建华规定对周五前来就诊的所有病人免费针灸义诊,这个规定,崔建华已坚持了30多年。
53岁的农工党党员崔建华,自1990年扎根村卫生室至今已30多年,入选“开封市民间优秀中医传承人”。作为开封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总支副主委、开封市新社会阶层联谊会副会长和开封市义工协会会长,他也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作为医者、义工和农工党党员、政协委员的使命与情怀。
医者有仁心
崔建华自幼学习中医,从开封东京大学卫生学院毕业后便开始了他的行医之路。1990年,他开始着手建设文庄卫生室,建设之初、经费紧缺,他东借西凑、四处筹措,费尽心力将卫生室建立起来,并将文庄卫生室打造为顺河回族区第一批达标先进卫生室。
为准确掌握居民的健康状况,崔建华为周边所有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项目,为所有来就诊的群众免费测血压、血糖。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崔建华总是主动站出来成为当地疫情防控的“防护兵”。在疫情防控的日日夜夜里,他没睡过一次安稳觉,人消瘦了,病痛犯了,也无怨无悔。2020年疫情初期,他积极联系爱心人士,捐赠消毒液近1500公斤,还个人出资捐赠口罩、体温计、84消毒液等防控用品。
作为一个乡村全科医生,崔建华把中西医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按照崔建华的名气和医术,离开文庄村会有更好的经济收入,但是崔建华从来没有离开的想法。他“傻瓜”似的守着这十里八方的老百姓,甘愿坚守奉献。
2019年的一天,崔建华的诊室里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这位病人叫齐小雨(化名),她因意外造成腰椎爆裂性骨折,在医院ICU抢救二十多天后保住了性命,但依旧被告知高位截瘫。出院后,小雨经过多方寻医打听找到崔建华求诊。终于在针灸了半年后,小雨站起来了,慢慢她开始迈步,并且逐渐脱掉肢具,像个正常人一样自理生活。现在的齐小雨怀着感恩的心开始新的生活,并在文庄卫生室做起了义工。
义工常善举
崔建华不仅有仁心,还有义举。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开封市义工协会的会长。
崔建华在一开始就免费为贫困患者针灸,数十年如一日从未改变。2013年,不惑之年的他带领有着共同志向的一帮伙伴宣告成立了开封市义工协会,从此拉开了爱心助学、敬老和社会公益活动的大幕。
在他的带领下,开封市义工协会成立以来组织开展各项活动500多次,累计参加活动1.9万多人次,奉献约8.6万个工时,走遍了市区周边的300多所乡村中小学、1500多户贫困家庭;为1214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发放助学金共计225.86万元,目前已有50名学生圆了大学梦;在67个乡村小学建立了图书室,在14个乡村小学建立了“爱心衣物超市”,向学校捐赠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160多台、课桌椅200多套……
此外,崔建华还是中国中华中医药提升委员会委员、全国基层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委员会委员、开封市农工党优秀党员,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志愿者、河南省优秀村医、开封市道德模范、开封市防疫先进个人等。2021年,崔建华还登上“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榜”。
风采农工人
作为农工党的一员,崔建华积极参加农工党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建言献策,多次组织参加义诊及科普活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国家、为社会的健康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一名优秀农工党党员的风采。
身为开封市政协委员和顺河回族区政协常委,崔建华提交多件提案,内容涉及环境治理、道路规划改造、医疗服务、老城保护等多方面。他表示,加入农工党后,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和环保界人士,大家在彼此交流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其他党员身上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和长处,让他能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参政议政。
30多年来,崔建华践行知行合一,以专业态度、助人情怀和敬业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基层卫生事业和社会义工事业中,为个人、家庭、弱势群体提供专业帮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农工党党员应有的社会责任与助人情怀。(李军涛 蒋淇)